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19-03-14 0:00:00 点击次数:534

2019年3月14日下午,“生态文明与规划学科的新机遇”学术沙龙在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二楼多功能厅举行。此次沙龙以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学习体会为切入点,交流讨论了“多规合一”、空间规划及规划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并就复旦大学规划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旨在通过对生态文明和规划学科新机遇的讨论,为新时代复旦大学的规划学科建设集思广益、汇聚共识。

会议由王新军教授主持,出席的嘉宾有来自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生命科学院、文科科研处、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国关学院、经济学院、社政学院、法学院、药学院、管理学院、文博系、学科发展处、“双一流”办等部门的30多位教授。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也出席了此次沙龙并发表讲话。

 

环境系包存宽教授首先作了主旨演讲,分享了自己学习《意见》的体会。他从《意见》提出的背景入手,深度解析了《意见》对规划功能、规划体制、规划管理、规划质量等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并对复旦规划学科的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他说,复旦规划学科的“春天”已经来临,复旦大学可以整合相关院系和学科资源,充分利用各类智库和科研平台,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从而发挥复旦规划学科的优势。同时,他指出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高层论坛来凝聚和发挥复旦规划学科的学术影响力、政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之后,来自各学院不同学科的教授们围绕“生态文明与规划学科的新机遇”的主题展开讨论,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规划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国关学院唐亚林教授提出要将“规划和治理有机结合”,吸取“规划引领、领域合作、项目带动、绩效可期”的16字经验。管理学院张成洪教授从大数据的角度谈到“规划转型过程中要注重规划依据”,他设想可以通过数字化建模的方式进行模拟分析、风险防范甚至动态调整,使规划过程更加精细化、更加科学有效。

 

学科发展处殷南根教授认为,生态文明的核心与规划结合起来,一开始就要掌握好平衡。这种平衡,不是产生问题之后怎样去解决它,而是要从源头上,即做规划布局、开展人类活动时,就要考虑到这个“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张晓虹教授认为,现在的地学的核心就是人地关系,生态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所以,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切入规划学科建设,是非常好的发展方向。

 

二是规划学科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环境系有三位教授探讨了规划学科的重要作用。王祥荣教授认为规划学科的发展是一个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发展结合点的需求。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体现在生态文明制度的设立与改革,尤其体现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同时也强调国土空间的优化和绿色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规划学科的支撑。戴星翼教授也谈到人口经济变动对规划提出的新挑战,规划的使命除了服务于传统的城乡规划外,要更多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等中央最近提出的重大任务。环境系党委书记高效江认为,生态文明和规划领域的学科发展要与国家的宏观政策以及重大理论的前期研究相契合。

 

法学院潘伟杰教授认为,学科的发展确实要改变既有的、从建制意义上理解的学科的概念、理念、方式和方法。建设一个学科无非是三点:第一是育人;第二是研究;第三是社会服务。为治国理政服务,是一个学科发展的意义。“双一流”办李粤江教授同样强调了学科建设中人才培养、学术创新、社会贡献的三大任务。他指出,复旦的规划学科建设除了要思考内部平台怎样搭建,怎么体现复旦综合性的优势,怎样利用生态文明建设、“多规合一”等机遇外,还要把这些需求结合起来,找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企业合作,争取外部资源,把事情做好,形成合力之后共同为学科发展提供更多资源保障。

 

三是复旦大学发展规划学科的优势、定位、特色以及路径

 

生命科学院陈家宽教授认为规划有两个层面:一是战略层面的规划,如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红线、长江经济带的经济社会布局等;二是行业层面的规划,如城市规划、园林绿化规划等。复旦大学发展规划学科要定位战略层面的规划。

 

国关学院唐亚林教授认为,复旦大学规划学科的成长要树立新的社会科学的培养模式,就像现在提倡的新工科,以社会能力为导向,融合更多学科的知识带、知识链,把应用结合起来。如果能够形成以规划学科为纽带、整合各种学科的一个知识带,再形成一个学科群,打通与产业的连接,最后形成一种新社会科学培养模式。

 

社政学院彭希哲教授和滕五晓教授都讲到,复旦大学要推进规划学科建设,需要搭建一个学科发展的协同平台;要利用复旦的综合性优势,把各方面的人才纳入到这个平台上来,在一个基础上做研究,大家共同来做规划。环境系刘平养教授则指出,复旦的发展可能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复旦的规划学科发展应当是一种研究型的规划学科。生命科学院杨忠教授认为,复旦大学综合性的多学科优势集成起来能够形成规划学科,可能还是要从更加高的层面参与国家大的战略。

 

文科科研处顾东辉教授认为,复旦的人文社科学科都非常强,要重视人文积累,考虑把社会各类要素揉在一起做文章,这是很多工科学校没有的特色。社政学院任远教授提到“规划学科发展新的理念才是复旦规划发展的‘春天’,需要找到一个‘大杠杆’,撬得起复旦的学科建设”。药学院王凤霞教授有感而发,真心希望规划学科能在复旦大学这个平台上实现爆发式发展。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作总结发言,他认为:第一,规划学科非常重要,规划的引领作用也很明显,既能够引导公共资源的配置和社会资本的投向,也能够对市场主体包括一些政府的行为产生规范和约束作用。第二,复旦规划学科的发展,要沿着两条线走,一是找到规划学科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二是找到一条学科成长的新路径、新方法和新模式。第三,要做这件事情,还需要找到一些能够落地的举措和方法,要有规划学科建设的具体方案和行动计划。

 

《城乡规划》编辑部全程参与了此次学术沙龙的举办,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城乡规划》杂志的后续报道。

Copyright © Fuda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