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22-03-07 17:19:15 点击次数:398

以社会治理牵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

作者

徐勤政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国土空间治理是一项“并联”了城市工作、农村工作和环保工作等的大系统、大改革。但也正因如此,讨论这个延展面宽、承托面大、影响面广的话题,很容易视点失焦、声音失序、理论失重,“真”问题太多,“源” 问题就会被淹没。在推动各项紧急任务开展之前,我们有必要回归到一个基础问题上来,就是“如果说国土空间规划是一个结论,那么问题是什么?” 


2009 年,原国土资源部曾组织了一次周期较长的“国土规划大讨论”,十二年之后,在这个机构改革尘埃落定、行业改革刚刚兴起、学科改革蓄势待发的特殊关口, 重提“国土空间治理大讨论”仍有必要。但是,时代脉搏变了、改革逻辑变了、社会期待变了,改革自上而下, 治理自下而上,如果抓不住改革与治理的“牛鼻子”, 很多工作就会陷入技术层面的拼接、挪移而难以升维。


为此,我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一是老问题,传统规划的老问题是什么,如何克服?二是大问题,新时期国家治理赋予国土空间规划的使命是什么?难点在哪儿?三是新问题,在基层治理层面,国土空间规划新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国土空间规划如何适应动态社会并创造出更高的综合价值? 


限于篇幅,本人只提一个不成熟的观点,供同仁们讨论,即传统规划的软肋在于静态蓝图不能适应动态治理,新治理模式要规避“重物轻人”,从社会治理的“堵点” 出发,逆向发力,畅通规划审批链条,完善规划治理体系。


无论是在农村、城乡接合部,还是在城市中心区,我们经常会发现某个地块的现状图、规划图、权属登记图对不上,三张图的差异本质上反映了“三个不打通”问题: 


一是上下不打通。规划管理逻辑与居民的内生需求及市场的发展需求产生错位,下层规划一直要变、一直在变,上位规划一二十年才一变,城市、乡村的更新扩展,无法通过规范、有序的管理实现平滑的认定和消纳, 导致非正规建设和违法建设逐渐滋生。


二是左右不打通。各部门之间横向协同难,发改的项目生成机制、国土的指标分配机制、城规的控规调整机制,在底层逻辑上没有实现平行联通,导致对很多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置存在“互不相认”“互不相让”等现象, 最后只能通过“新蓝图覆盖旧版图”的方式进行周期性的“确认”。这种“实用主义”的规划,适应了快速城镇化和土地市场化的现状,但也滋生了一系列问题。


三是前后不打通。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分治,“规、建、管”脱节问题凸显,不同部门在纵向上的“接力”环节缝隙较大,这也是2013 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2015 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意在改革的部分。以基本农田保护为例,其矛盾点不仅在于开发保护的空间布局,还在于用地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前后传接。现实中,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一些农地即便被保护起来,仍然会被闲置撂荒,解决这类问题仅靠下压责任制是很难长期推行的。


应该说,上述问题是由时代大背景和社会大环境共同造成的。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奉行的是增量改革和渐进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很多事情可以“走着瞧”—有的问题可以暂不处置,诸多试点也可以不置可否,“拿来”的理论和阶段性的实践伴随着一些不彻底的改革,导致了历史遗留问题的“淤积”。然而, 现在到了一个“必须把问题说清楚”的阶段,眼前的问题需要说清楚,过去的问题也要说清楚。所以,“规划如何适用于动态社会”的命题仍然无法回避。


当前最紧迫的是建立土地用途变更和建设指标调整的利益还原机制,通过清晰、透明的算法和配套的财税制度设计,使“向上变更有代价”(如工业变商业、公益变经营、非建变建设、容积率由低到高),“向下变更有补偿”(如耕地变林园、经营变公益、建设变非建), 让不完整社区得到普惠的公共服务,让最好的企业拿到最好的地,让沉默的资源变成增值的资产,让增值收益在地回流并反哺公共公益...... 


我认为,如果这样关键性的改革不能及时得到推进, 审批决策的“最后一公里”,将长期处于审计整改的重压之下。而且规划编审越发力,监督考核就越不利,前端汇流越广,末端政策机制的“堰塞湖”效应就越强, 政府面向社会和市场施政、施策的难度就越大,社会大众对改革效果的“体感”就越弱。


要实现上述根本性的转变,首先需要深刻认识到改革和治理的难度,正视当前“三个滞后”的差距,即地方改革问题意识滞后于中央、基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滞后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理论研究滞后于社会实践;其次,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应用于行动上,各部门与各社会团体都要眼睛向下看,擅于逆向思维,向民间汲取智慧,从基层寻找出路,同心而思、同向而行、同频共振;最后,解决体系性、体制性问题仅靠政策是难以持续的,要增强系统观念,加强形势分析,坚持同步改革,触碰利益刚性,打破利益藩篱,充分释放“土规进城、城规下乡、环规落地”的正效应,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推动城乡要素对流,推动生态资产沉淀。


与40 年前“自下而上求发展”的改革逻辑不同, 这轮改革发端于“自上而下谋治理”。所谓治理,“治” 体现自上而下的礼乐秩序,要善治,要法治;“理”表达的是自下而上的底层逻辑,要精治,要共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就在社区。”“解决好人的问题,是城市工作的价值指向;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是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标尺。”解决一个小问题,可能会动用大改革;处理老百姓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可能要用微积分来完成。


考察一个地区的治理能力,考察地方规自部门的改革水平,关键就是看改革“最初一公里”与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长度和透明度,期待与各位同仁一道,不断把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光照进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Copyright © Fudan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